6163银河网站-Apple App Store

6163银河网站的创建,源于1978年恢复贵州财经大学建校时期的基础部中文教研室。2003年组建文化传播学院。2015年因学校院系机构优化调整,与法学等学科一起组建文法学院。2021年组建6163银河网站。学院经过近20年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,坚持扎根中国大地,服务地方经济,遵循教育规律,培养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做出贡献的复合型、学术型、高层次应用型中文与新闻传播人才。

学院设有中文系、传播系,有汉语言文学、汉语国际教育、广告学、传播学、网络与新媒体5个本科专业,其中广告学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;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点,下设文艺学、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、中国古代文学、中国现当代文学、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5个二级硕士学位点;有汉语国际教育、新闻与传播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。学院师资力量雄厚,现有教职工84人,专职教师68人,其中教授11人,副教授43人,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9人。在校本科生人数742人,硕士研究生115人。与泰国、老挝、厄立特里亚等国家建立了国际合作办学,目前有留学生27人。

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当做工作中心,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,所有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和“1+3”分流培养制度。学生进校按中国语言文学类大类别共同培养一年,之后根据综合成绩排名和学生专业兴趣分流到各专业。学院尤其重视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培育环节,学生会、学生党建中心、学生社团定期开展系列富有文学特色的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,为学生提供了能力与素质得以充分提升的平台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设有“千人留学计划”,赴泰国交流学习。

科研工作立足社会实践,着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。有省级创新团队“大数据驱动下贵州传媒发展研究创新团队”、“民族地区长征线路红色文化遗产研究协同创新中心”,以及网络舆情研究所、贵州财经大学黔学究中心、文化产业研究院、国学研究所、贵州生态农业品牌研究院等研究机构。传播系获“省级学术先锋号”称号。在做强科研的同时,坚持走校企、校社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,与政府部门、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开展广泛的“产学研”合作,建立了富有特色的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基地,确保办学质量,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。

努力把文化传承当做学院的重要任务,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,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。参与《贵州文库》的编撰,开展贵州乡村文化、贵州红色文化尤其是长征文化的调查、整理与研究,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积极作用。

发挥学科优势,强化社会服务。深入开展乡村社会调研,以专业特长,为乡村生态农业品牌的策划与宣传贡献智慧,助推绿色生态产品的宣传和推广,助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。

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“三化同步”发展战略,不断提升国际化程度。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,主动融入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及沿线国家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,积极参与厄立特里亚孔子学院、泰国、老挝等汉语教育中心工作,立足“中国-东盟国际教育交流周平台”,举办系列活动,传播中国文化,提升文化软实力。



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
Baidu
sogou